学团活动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团工作 > 学团活动 > 正文

“三下乡”系列活动】守正创新让千年龙艺“活”起来

——437必赢会员中心学子探秘查济非遗舞龙

发布日期:2025-08-11 作者: 来源: 点击:

8月9日,437必赢会员中心学生团队赴安徽查济开展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以“龙飞千年,传承非遗”为主题深入挖掘当地非遗文化。活动旨在结合现代科技与创新思维推动传统技艺活态传承,为大学生搭建实践与创新平台,期间团队成员沉浸式体验了查济特色舞龙文化。

查济舞龙起源于明清时期,是融合徽州祭祀文化与皖南农耕祈雨习俗的重要民俗活动,常见于春节、端午、中秋等传统节日。据《泾县县志》记载,清代查济村每逢大旱,村民便组织舞龙巡游祈求风调雨顺,后逐渐演变为固定节俗表演,承载着当地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民俗风情。

当日下午,团队开启对查济舞龙的专题调研,先后走访多位舞龙艺人及传承者,通过口述史记录、技艺演示与互动访谈,梳理出多项珍贵传统:查济舞龙最早源于“祈雨仪式”,龙身长度固定为9节,象征“九九归一”;巡游过程中龙身不可触地,否则需重新开光等,这些细节展现了舞龙文化深厚的精神内涵。

晚上,团队观看了一场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舞龙演出。随着夜色龙身LED灯带自动点亮,传统竹龙摇身变为流光溢彩的“星光龙”。演出沿许溪水岸展开,龙身倒影与实物相映成趣,形成“双龙戏水”的奇幻景观;配合电子混音锣鼓,艺人们完成“虹桥跃龙”“银河泻地”等高难度动作。压轴的“月满抱珠”环节中,龙身盘绕成发光圆环,与古村星空交相辉映。这场25分钟的表演既保留了祭龙、叩首等传统仪轨,又借助声光技术创新,成为激活古村夜游的文旅亮点。

查济舞龙的保护实践印证了非遗传承的核心路径:既要原汁原味保留文化基因,又要与时俱进创新表现形式,让古老技艺真正“活”在当下。这种“守正创新”模式,为其他非遗项目提供了有益借鉴。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度的文化寻根之旅,更是一次富有成效的跨界融合探索。正如团队指导老师所讲:“这次实践让我们看到,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碰撞产生的火花,正是非遗在当代重焕生机的关键所在。”这种以学术研究为支撑、以实践创新为路径的保护模式,正为更多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提供示范样本。

(文:查崇志/图:叶文琪/审核:万新军)

Baidu
sog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