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创新教育内容形式,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,437必赢会员中心积极响应学校号召,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第四届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。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、理论实践相融合的多元形式,活动成效明显。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:
一、活动成效
(一)双线并行,奏响宣传“最强音”
437必赢会员中心采用线上线下双线并行的宣传策略,构建起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宣传网络。线上,通过班级QQ群平台,发布活动预告及心理健康知识推文,吸引众多学生关注;线下,辅导员组织召开主题班会,在会上详细介绍活动内容与意义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,同时辅导员深入学生宿舍,与学生面对面交流。双线宣传不仅让学生充分了解活动信息,还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出关注心理健康、积极参与活动的浓厚氛围,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(二)光影育人,启迪心灵“新认知”
组织学生观看主题宣传教育片,影片以生动鲜活的案例、专业权威的讲解,深入剖析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、表现及应对方法。观影结束后,各班级积极组织讨论,在讨论中,学生们结合自身经历,分享对心理健康的新认识。例如,有学生表示通过影片了解到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,学会了更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。这种学习方式,让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了更系统、更深入的认识,有效提升了学生识别心理问题、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,增强了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。

(三)妙笔绘心,释放情感“正能量”
“绘心世界,点亮健康”心理健康绘画比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内心世界的独特平台。活动共收到参赛作品50 余幅,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,用画笔勾勒出对生活的热爱、对未来的憧憬,以及面对压力和困惑时的情感。其中,一幅以“破茧成蝶”为主题的作品,生动展现了作者从困境中走出、重获自信的过程。在绘画过程中,学生们将内心的情绪转化为艺术创作,实现了情感的释放与疏导,同时也增强了自我认知和心理调适能力。此次比赛激发了学生的艺术潜能,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,更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。

(四)你划我猜,畅享青春“心活力”
“Rainbow Run”校园多巴胺彩虹跑中,我院通过“你比划我来猜”活动以其充满活力与趣味的互动形式,吸引了学生们的踊跃参与。活动中,学生们两两搭档为一组,既有“手舞足蹈”的夸张演绎,也有“心有灵犀”的精准传递,引发阵阵笑声与掌声,同学们在活动中享受比赛带来的快乐与激情。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拉进学生互动距离的比赛,更是一次心灵的释放之旅。学生们在比赛中释放压力、缓解焦虑,在与同学的互动中增进友谊、增强团队凝聚力。

二、存在问题
(一)参与热度两极分化
尽管活动宣传覆盖面广,但仍存在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情况。学业任务较重的学生群体中,部分因担心影响学习时间,参与活动的热情较低;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,由于缺乏主动参与的勇气,未能充分融入活动之中,导致活动参与度在不同群体间存在明显差异。
(二)活动形式创新不足
部分活动形式较为传统,创新性不足,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。主题宣传教育片的观看形式较为单一,缺乏互动环节,学生在观影过程中参与感和体验感不强;心理健康绘画比赛在作品展示与交流环节相对薄弱,未能充分发挥作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作用,活动的深度和内涵有待进一步挖掘。
三、改进措施
(一)精准施策,激发参与热情
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兴趣需求,建立活动时间协调机制,提前与各专业沟通,合理安排活动时间,避免与学生的重要学习任务冲突。同时,创新活动形式,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。在观影活动中设置问答、角色扮演等环节,提高学生的参与度;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,设计多样化的活动项目,如为内向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活动,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,确保活动参与的广泛性和均衡性。
(二)深耕细作,深化活动内涵
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,挖掘活动的深度和内涵。在心理健康绘画比赛中,举办作品研讨会、邀请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对作品进行解读和分析,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心理状态,使活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,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功能。
(三)完善机制,强化后续关怀
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跟踪与反馈机制,通过定期问卷调查、个别访谈等方式,及时了解学生在活动后的心理变化和实际需求。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,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支持,定期组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,巩固活动成果,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,切实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。
437必赢会员中心第四届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437必赢会员中心将不断总结经验,改进方法,持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形式,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,助力学生成长成才。
(文:孙欣宇/图:院学生会/审核:万新军)